【部门解读】《1946bv1946伟德手机版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1-06-18 16:43来源: 1946bv1946伟德手机版住房城乡建设局(县人防办)浏览量: 【字号:   打印

为适应我县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需求,完善既有住宅的使用功能,提高宜居水平,进一步推进我县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蚌埠市物业管理条例》、《蚌埠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实施方案》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拟制了《1946bv1946伟德手机版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实施方案》,经征求县司法局、县财政局、县城市管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单位方案,报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后正式发布。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从2018年至今的全国两会上,“有序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县改造,完善配套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加装电梯”都是城市建设领域的热门话题。随着城市居民老龄率不断攀升,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居住在没有电梯的多层住宅中,随着“宜居、适老、无障碍”改造工作的推进,各城市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实际需求成为日益凸显的问题,也逐渐成为各地市人民政府倡导和鼓励的一项民生工程。

目前,现行的法律法规没有对既有住宅增设电梯问题作具体明确的规定。我县部分小区业主通过自主协商对既有住宅增设了电梯,解决了业主的实际需求。但也有部分小区业主由于未协商一致或不知道如何实施等原因没能增设电梯。因此,急需制定出台我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实施办法,明确增设电梯的实施路径,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增设电梯的实际诉求,化解社会矛盾、改善居民生活。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随着城市居民老龄率不断攀升,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居住在没有电梯的多层住宅中,随着“宜居、适老、无障碍”改造工作的推进,各城市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实际需求成为日益凸显的问题,也逐渐成为各地市人民政府倡导和鼓励的一项民生工程。为适应我县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需求,完善既有住宅的使用功能,提高宜居水平,从方便群众办事的角度出发,明确增设电梯的相关流程和所需资料,同时,进一步明晰增设电梯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并从程序上解决由谁申请、如何申请、如何审批以及后续管理四方面问题。

一是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形式,让居民按照《方案》的指引,能够了解办理加装电梯的条件、手续和程序,为进一步提升既有住宅使用功能,方便居民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是切实解决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审批难”问题,明确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申报主体、申报条件、实施原则、资金筹集方式、审批程序和安全管理职责等内容,弥补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管理的空白。

三是进一步促进社会自我管理,创新社会事务管理方式,坚持政府引导、业主自愿、充分协调、属地管理等原则,引导居民通过多方协商,解决涉及自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鼓励县属国民企业采用总承包方式整体运行,试点先行,总结经验,形成模式,全面推行。

四是《方案》的出台,将切实解决我县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因未出台具体规范性实施方案造成的“审批难”问题,明确了我县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申报主体、申报条件、资金筹集方式、审批程序和安全管理职责等内容,弥补了我县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管理中的空白。

三、起草过程

通过调研临近省市做法和在借鉴《蚌埠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起草了《1946bv1946伟德手机版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实施方案》(送审稿),经征求县司法局、县财政局、县城市管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单位方案后,已经县十七届人民政府第87次常务会研究同意,并于2021年6月2日正式发布。

四、工作目标

坚持“政府引导、业主自愿、属地管理、保障安全”原则。满足城市规划、建筑结构安全、抗震安全、消防安全及应急疏散等要求。增设的电梯不可设置在住宅临城市主、次干道的一侧,同时不影响城市景观风貌要求,同一小区增设的电梯应保持整体统一、规范、有序、美观。城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占用业主专有部分的,应当事先征求该业主同意;还要求与业主双方协商增设电梯工程费用的筹集以及电梯运行、保养、维修等费用分摊达成书面协议一致的纸质依据;城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确保相邻业主通风、采光、日照、通行等权益要求。同意城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相关书面协议:《城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设计方案》、《城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程费用的预算及其筹集方案》、《电梯运行、维护保养、修理、检测、管理等费用的分担方案》、《电梯使用管理维护单位主体的确定》。城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不得占用市政道路、公园绿地,不得破坏既有建筑主体结构,不得压占地下管线,不得危害公共安全,不得占用消防车道、防火间距、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等,不得妨碍人员疏散、防火栓、水泵接合器使用等。

五、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包括“适用范围、管辖原则、实施主体、实施条件、资金筹集、组织实施、新增面积处理、异议处理、管理维护、财政补贴、保障措施、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实施时间”等十四部分内容,对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中涉及到的各类审查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明确了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具体主要措施如下:

1.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作用,做好业主之间的协调协商工作。

我们学习借鉴杭州、南京等城市的先进经验,针对高低层业主之间协商难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开展社区工作的优势,按照“政府鼓励、社区主导,业主自愿,属地管理”的原则,使社区居委会全程参与到既有住宅增设电梯中方案矛盾的协调协商中。在综合了杭州、南京两地的有效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增设电梯工作中难点、痛点,《实施方案》中明确,增设电梯协议和方案由实施主体报送所在地的社区居委会,由社区居委会及时进行公示,对增设电梯有异议的,应由利害关系人实名向社区居委会提出。公示期满后10天内,再由社区居委会就公示、书面异议收集和组织调解等情况向实施主体出具书面说明。另外,《实施方案》规定,社区居委会在确认增设电梯现场不存在利害关系人阻挠的情况下,施工单位方可进场施工。这样的规定,即可以明确社区居委会的责任,又能让社区居委会对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前置条件进行初步把关,还能够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与群众联系紧密、易于做通相关业主思想工作的优势。

2.实行联合审查制度,缩短时限,提高效率。

针对增设电梯项目报建难的问题,在报建环节,采取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住建、市场监督管理、城管等行政主管部门对增设电梯的申请实施联合审查,符合规定的,在5个工作日内批准《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联合审查方案表》,取代了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备案等环节,简化报建流程,提高审查效率。

3.完善项目建设档案入馆手续。

进一步明确在增设电梯工程完工,由实施主体将建设档案移交到城市建设档案馆,并办理《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建设档案入馆书》。

4.最大限度减少实施主体增设电梯的费用。

考虑到增设电梯工程有开挖工程,可能会涉及到涉及供电、通讯、数字电视、供水、燃气等管线及其他配套设施项目迁移改造等作业,明确实施主体可凭《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联合审查方案表》向上述单位提出迁移迁改申请。自申请提出之日起15日内,管线单位必须进场施工迁改,并承担相关费用。另外,增设电梯涉及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市政设施占用开挖移动等规费的,《实施方案》规定相关部门应当予以免收。

5.增加建设资金筹集来源。

进一步拓宽资金筹集途径,建立财政补贴机制,缓解加装电梯资金紧张问题。明确建立财政补贴机制,按照能补尽补的原则,一个梯口可以获得的补贴为12-15万元。

6.明确补贴适用范围和管辖原则。

对补贴范围作了明确的规定,即具有合法权属证明或合法报建手续,且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四层及四层以上多业主无电梯住宅,在原产权建设用地红线范围内增设电梯的,且取得《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可以给予补贴。同时,也规定了特殊的情形,即对于单梯为单一产权的别墅(含联排别墅)、住宅及已列入拆迁改造计划的住宅,不适用本方案。

对于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管辖原则,明确其管理实行属地管理。原则上由项目所在地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审查和监管,县政务服务中心应设立集中办事窗口,方便市民咨询和办理报审手续。

六、创新举措

1.细化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实施条件。

在技术管理上要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应以实用性为原则,不得侵占现有城市道路空间,不得影响城市规划实施,尽量缩小电梯井及突出外墙面的尺寸,减少对周边相邻建筑的不利影响。在符合建筑设计、结构安全、防火安全和特种设备等相关规范、标准的前提下,增设电梯突出外墙面梯井体量不纳入建筑间距计算。

明确双“三分之二”原则,即增设电梯应当经该栋(梯)房屋专有部分占该栋(梯)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如果增设电梯拟占用业主专有部分的,应当同时征得该专有部分业主的同意。

明确实施主体应就增设电梯初步设计方案、资金预算及筹集方案、电梯维护保养方式及费用分摊方案、对权益受损业主的补偿费用筹集方案、增设电梯的使用管理者等问题达成书面一致方案。

2.加大绩效考核力度。

把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要求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工作绩效不明显,出现敷衍塞责、不敢为、乱作为等行为的相关责任人员,将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

《实施方案》明确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社区居委会、县精神文明办、财政、住房城乡建设、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经济和信息化、应急管理、气象、金融管理、住房公积金管理、供电、专业经营企业职责,以及既有住宅电梯增设的业主、设计、施工、电梯安装企业、电梯维保等责任主体以及检测、勘察、监理、审图等机构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应承担的相应责任。

为切实推动我县既有住宅电梯增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在保障措施方面,要加强领导、优化服务、鼓励创新、完善机制的总体要求,由各县人民政府负责,建立街道办事处指导、社区主导机制。加强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联动协调,形成权责清晰、分工明确、高效有力的工作机制,统筹运用各项政策措施加强既有小区增设电梯建设运营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强化监督引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